近日,山東省萊蕪市“校車村村通”工程試點鄉鎮口鎮校車招標工作完成,30輛按照標準配置的校車將于4月下旬投入使用,5月初正式運營。據悉,6家具有校車制造資質的企業參加了此次競標,中通客車成為此次競標的最大贏家,共有20輛34座校車中標。
由于各地缺乏實質性的落實政策,校車市場經歷了2012年的火熱之后開始轉入平淡期。在各地的校車推廣工作聲勢漸小的時候,山東省萊蕪市提出了“校車村村通”工程,并一步步加大了落實步伐,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享受到了校車帶來的便利。
萊蕪推進“校車村村通”工程
萊蕪是山東的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在20世紀60年代是中國重要的冶鐵中心,這座以鋼鐵聞名的城市如今因為校車推廣工作再次受到關注。
2013年初,萊蕪市“校車村村通”工程啟動,鋼城區目前已經實現“校車村村通”;2014年,萊蕪市將實施“校車村村通”工程納入市政府工作報告,校車在萊蕪市的推廣示范工作有了進一步保障。
“萊蕪的校車推廣應用工作推進得比較快,僅就今年而言,萊蕪公交訂購了我們20輛校車,萊蕪長運訂購了33輛校車。此前,萊蕪長運就已經落實了另一項民生工程——‘公交村村通’。在萊蕪市的校車推廣工作中,萊蕪長運也承擔了很大份額的運營任務。”中通客車營銷公司總經理彭鋒說。
對此,萊蕪長運總經理馬明義進一步解釋說:“2010年,萊蕪開始實施‘公交村村通’,我公司參與并承擔了大量運營任務。當前政府提出的‘校車村村通’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有承接‘公交村村通’的意味。‘公交村村通’目前運營狀況很好,2014年還實現了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與公交相比,校車的運營還停留在‘溫飽線’上。”
校車運營仍掙扎在“溫飽線”
問及當前萊蕪市“校車村村通”的進程,馬明義說道:“近幾年萊蕪市政府要求萊蕪市所有的農村中小學都要實現‘校車村村通’,到目前為止,鋼城區所有村都已經實現。到今年9月底,萊城區也要全部實現‘校車村村通’。”
據悉,萊蕪長運承擔了鋼城區全部和萊城區60%~70%的校車運營任務。其中,鋼城區的40輛校車運營時間已經滿1年。在車型上,受到農村道路狀況的限制,路況較差的地區只能使用9米的校車車型,少數路況較好的村用10米車型。
“目前,公司校車的運營情況同全國很多地方類似,綜合各項成本之后僅僅只能做到不虧本。校車作為一項公益性質較強的業務,基本談不上盈利。”馬明義告訴記者。
由于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同,全國范圍內可借鑒的成熟的校車運營經驗并不多,各地校車運營模式也各不相同。
“在校車購買方面,由公司承擔所有購置成本;在校車運營方面,市財政、區財政和學生三方共同承擔乘車費用。現在的收費標準是每位學生每天11元,政府財政部門承擔6元,學生自己繳納5元,收費標準并不高。”馬明義說。
在萊蕪市當前的收入和消費條件下,每人每天5元的定價能否為學生家長所接受呢?
馬明義表示:“通過校車運行一年來的情況看,大部分家長能夠接受目前的校車收費標準,但也有部分家長認為收費稍高。總的來看,上半年乘坐校車的學生人數相對比下半年較少,下半年因為天氣逐漸變冷,家長為了照顧孩子,也就不太在乎收費了,下半年乘坐校車的學生會多一些。”
雖然有政府的運營補貼,但是高昂的購置成本和運營費用,仍讓很多校車運營單位難以承受。
“除了車輛購置成本外,校車司機的人員成本是最高的。校車司機的要求遠高于公交車、大客車司機。從事校車駕駛工作前,還需要按照國家要求對司機進行相關培訓,校車駕駛員每年一審,要求很嚴。當前,校車司機的月工資在3000元左右,很多滿足校車駕駛員條件的大客車司機都不愿意開校車,如果再提高工資水平,我們的運營壓力還會更大。”對于未來校車的發展,馬明義進一步說道:“以目前政府的補貼標準計算,公司校車的運營僅僅是勉強維持。未來隨著人員成本的進一步增加,在現有補貼標準下能否維持運營還很難說,未來校車的推廣進程如何還依賴于政府財政。”
呼吁校車納入交通部門管理
自2012年《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出臺已經過去了近兩年時間,校車推廣中最為關鍵的補貼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性落實,校車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工作也因此陷入困境。面對遲遲無法到位的專項補貼,有業內人士指出,可以將校車納入公共交通系統管理,讓校車享受公交車享有的各項補貼,以此來解決校車運營中面臨的資金不足。
“目前校車屬于教育部門管理,我認為將校車納入交通部門管理會更好一些,讓校車也可以享受公共交通的優惠政策。校車說到底也屬于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只不過是專門針對學生群體而已。將校車納入交通部門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校車運營的成本問題,如果校車能夠享受和公交車同等的燃油補貼、新能源補貼,校車的購置成本和運營成本都會降低,這樣就解決了校車推廣使用過程中最大的問題。”馬明義告訴記者。
同時,他還說道:“公交公司購買公交車還可以免除附加稅,校車同樣也是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卻不能享受這樣的優惠政策。以我現在288輛校車每輛30萬元計算,如果能免除附加稅,就能減少近1000萬元的成本,在擴大校車推廣范圍過程中,我們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對此,某校車運營單位負責人的說法更直白一些:“將校車歸于教育部門管理并不科學,一方面,教育部門對校車的態度過于謹慎,不利于校車的推廣;另一方面,公共交通能夠享受到的油補、新能源補貼等校車都無法享受,這對亟需政策扶持的校車推廣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