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提起自主品牌汽車,很多人直觀印象就是故障率高、低價格、低品質,放在五到十年前,這或許是不得不承認的現實。但如今,如果還這樣說,中國汽車業內人士一定不會服氣。
7日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自主汽車發展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安慶衡引述一項權威的新車質量調查說,過去十年里,我國自主品牌新車3個月到半年故障發生數減少了8倍。以故障指數進行對比,合資品牌平均指數在100左右,不少自主品牌已經優于洋品牌,比如奔騰B70、傳祺、風神等品牌這項指數都在90多。
“經過十余年的磨練,自主品牌已接近或達到洋品牌的水平。”安慶衡說,即便以仍存在差距的新車三年后可靠性故障指標對比,自主品牌也達到不錯的水平。數據顯示,合資品牌三年后可靠性故障指數在170左右,自主品牌平均在260,部分車型和品牌達到約200的水平;安全碰撞試驗方面,一些車型已達到中國和歐洲的五星級標準。
記者在同期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博覽會上看到,包括長安CS75、北汽紳寶、廣汽傳祺在內的一批自主品牌明星車型,從外觀、造型和內飾做工看,已經不輸一般的合資品牌,但在價位上仍存在明顯優勢。
“當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可靠性已經相當于合資品牌2010年左右的水平,能滿足我國消費者日常需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事實上,我國大多數自主品牌車企已建立起從市場開拓、產品研發到經營管理的一套管理系統,依靠這些系統,開發出優良品質的汽車已經成為可能。
盡管如此,自主品牌仍很難扭轉在消費者心中留下的“低質低價”形象。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分析說,在各地出臺限購措施、合資品牌價格下探以及消費需求升級背景下,自主品牌整體正遭遇最嚴峻的市場考驗:市場份額已連續十一個月同比下滑,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自主品牌轎車市場占有率已不足18%。
扭轉這樣的勢頭,絕非一日之功。在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看來,相比消費者需求提升,自主品牌汽車在品質和品牌形象上的提升速度仍顯得有些慢。
趙福全提醒,留給自主品牌進步的時間已經不多,未來五年很可能是“最后的窗口期”,他建議從政府到企業都應該盡快行動,建設汽車強國是建設制造強國、支撐經濟轉型升級的最佳突破口,而發展自主品牌是核心,應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推動發展;汽車企業應堅持自主正向研發,掌控核心技術,堅持走正規化、國際化道路。
安慶衡仍比較樂觀,他引述數據說,盡管整體上市場份額出現明顯下滑,但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依然實現360多萬輛的銷量,長安、一汽等自主品牌汽車銷量還實現高達39.5%和67%這樣的增長幅度,“現在企業有能力用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搞產品研發基地,也可以用重金招攬外籍和海歸人才,在全世界建立設計分支機構,自主品牌已有條件實現更好發展。”
“自主品牌的機會在于未來十年中國汽車市場仍將快速增長。”徐長明引述國家信息中心的研究說,國內汽車生產還能以10%的年均增速再增長10年,增速相當于GDP增長率的1.5倍左右。他認為,在一些車型上,自主品牌汽車仍具備低成本、低價格優勢,進入國際市場潛力巨大。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