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云南、貴州、陜西、重慶、湖北、湖南、山東、山西等地相繼召開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從會議顯示的信息來看,各地普遍反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被更加凸顯出來,而擴投資、保工業成為主要手段。同時,多省市一把手紛紛前往北京拜會財政部主要領導,表達各自省份經濟底子薄、希望中央加大支持力度的意愿。
而就在不久前,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從政策取向上看,今年中國不會出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而是在保持財政赤字總規模不變的前提下,著眼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做一些政策微調。
中央與地方看似相左的態度會對經濟形勢產生哪些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商用車市場又將走出怎樣的行情?
下半年不會太好
“回顧這幾年重卡市場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經濟刺激能夠對卡車銷量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2010年重卡銷量暴漲至百萬輛就是‘4萬億元’投資的結果,因為‘4萬億元’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基礎設施建設上。隨著經濟刺激政策的結束,重卡銷量一路走低。今年上半年雖然卡車市場有所起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上漲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國Ⅳ升級的提前消費。下半年,提前消費讓市場需求進一步降低,再加上沒有政策刺激,投資、消費、出口的‘三駕馬車’都不‘給力’,經濟疲軟下的重卡市場行情不會太好。”某重卡企業市場部負責人任先生告訴記者:“估計今年的重卡銷量與去年的水平差不多,在60萬輛左右。”
先來看看投資。雖然保持較快增長,但增速呈逐漸下降態勢。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1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1%,環比回落0.3%。而在下半年,一方面,財政部已明確表示今年我國不會出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另一方面,地方投資能力也十分有限。近日,根據國務院要求,審計署將對政府性債務進行審計。此前曾有人估計,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可能超過20萬億元,中央政府正面臨為地方政府債務提供救助的風險,而地方債高企將阻礙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同時,審計清查地方債務的過程中,地方基建投資的能力將受到制約。
出口方面也不容樂觀。6月,中國進出口雙雙出現負增長,可以用“罕見”來形容: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2%,出口同比下降3.1%,是17個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6月份進出口數據雙雙下降超出市場預期,尤其是出口的下降,一方面與前期打擊虛假貿易、擠出水分有關,另外也與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較快、勞動力成本上升有直接關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認為。“二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明顯放緩,特別是五六月份進出口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當前我國外貿面臨嚴峻挑戰。”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如是說。
對GDP貢獻率為45.2%的消費或許是惟一值得期待的驅動力。“提升消費的關鍵在于合理分配收入和建立全面的社會保障安全網,而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全面減稅,包括‘營改增’和降低增值稅稅率。”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認為。
轉型期關鍵又難熬
基于以上分析,下半年的商用車市場或許要走過一個難熬的階段。
“現在是我國轉型、結構調整的關鍵期,而不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期。以前為了保證經濟增長,政府會在某些產業的困難時期‘出手相救’,而今后國家的行政干預不會像以前那么多了。在轉型的過程中,一定會自然淘汰一些產業,把結構調整過來。”任先生認為:“中國的經濟并不是純粹的市場經濟,現在要將其納入到市場化的游戲規則中來,這個過程肯定十分痛苦。”
煤炭行業就是如此。“內蒙古的煤礦有一多半處在停產狀態。煤價上不去,而人工、土地、管理成本又在上漲,煤礦一開工就賠錢。此外,沿海地區開工不足導致對煤炭資源需求的降低,進而也就不需要物流運輸。”包頭某品牌卡車經銷商李先生告訴記者:“在內蒙古這樣的資源型省份,不管是物流還是客流都與資源開采息息相關。只要煤礦開采遇阻,卡車銷售就會停滯,進而也會帶來人流量的降低。”
內蒙古只是受影響的地區之一。在以資源為主的城市,其GDP都受到不利影響。陜西省社科院區域發展咨詢中心主任張寶通曾表示,陜西前幾年紅火的煤炭行業,在宏觀形勢影響下已經賣不出去了,這也導致一些小煤礦的資金鏈斷裂。“如果國家宏觀政策不變,經濟還將繼續下滑。”他說。
山西省重點企業經濟運行分析座談會也顯示,煤炭、冶金、焦化、化工等支柱行業企業上半年雖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但企業生產經營普遍困難,特別是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導致產品價格持續下跌,企業經濟效益下滑。
目前,貴州、遼寧、安徽、內蒙古等省份中小煤礦停業、停產的狀況很多,河南、山東、河北等省份也有不少企業處于倒閉或者退出市場狀態。
排放標準升級是商用車行業面臨的又一大挑戰。“不管是國家、企業還是百姓,大家已經一致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重型柴油車尾氣排放標準也已經實現升級,未來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不會變。但從歷次排放升級的過程可以看出,很多政策、措施在我國是不能‘按常理出牌’的,即使是經過調整逐漸走上正軌,也會經常出現偷換概念的情況。它既是商用車行業的問題,也是轉型期社會問題的一個縮影。隨著矛盾的加深和凸顯,調整經濟結構已經迫在眉睫,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商用車行業會感到很難受。”某卡車企業市場分析人員王先生對記者表示。
靠企業自己來權衡
“市場差就會帶來行業洗牌。在這一關鍵又難熬的時期,作為商用車企業,就要去權衡自身的優勢、存在的問題以及市場留出的機會,自己去掌握這個平衡,既不能過多限制,也不能放任。”任先生認為:“以生產為例,重卡產品需要提前鋪貨,因為接到訂單后再生產往往會滯后、無法按期交貨、流失客戶;但鋪貨量又不能太大,特別是在淡季,庫存就意味著資金的占用,進而限制了企業資金的流動性。特別在市場慘淡的時候就更要注意控制庫存,有些做得好的企業從去年就開始調整、降低庫存,擠出銷售渠道的水分,今年的壓力也就不那么大。”
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也讓商用車企業更加清醒。“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亮點,有的企業能夠迎合市場需求讓自己的亮點更加突出,比如輕量化產品和新能源汽車,歸根結底,未來的方向還是節能減排。”業內人士認為。
根據7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我國未來幾年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方向不會改變,發展思路也是公共領域先導。
此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也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國信證券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張弢表示,從目前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還是集中在以大巴和出租車為主的公共交通領域,目前的銷量仍有所欠缺。但是隨著汽車企業新車型的推出和國內配套充電設施的跟進,預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會在未來幾年保持較高增速。